• 导论

    第一节 创伤概述

    第二节 创伤评估流程(一)

    第三节 创伤评估流程(二)

  • 第二章 呼吸支持

    第一节 呼吸支持概述

    第二节 气道评估

    第三节 人工气道的建立

  • 第三章 休克

    第一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及初步的病人评估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及处理

    第三节 液体复苏和器官灌注评估

  • 第四章 胸部创伤

    第一节 胸部创伤初步检查(呼吸)

    第二节 胸部创伤初步检查(循环)

    第三节 胸部创伤二次检查:潜在危及生命的损伤

    第四节 胸部创伤二次检查:胸部损伤的其他表现

  • 第五章 腹部创伤和骨盆骨折

    第一节 腹部解剖和损伤机制

    第二节 评估一

    第三节 评估二

    第四节 腹盆部诊治策略

  • 第六章 颅脑损伤

    第一节 颅脑的解剖和生理学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损伤机制和损伤分级

    第三节 颅脑创伤的分类和治疗

  • 第七章 脊柱及脊髓创伤

    第一节 脊柱和脊髓的基本解剖和生理

    第二节 脊柱和脊髓损伤分类

    第三节 脊柱和脊髓X线评估

    第四节 脊柱和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

  • 第八章 骨骼肌肉损伤

    第一节 初次检查和二次检查

    第二节 潜在危机生命的肢体损伤

  • 第九章 烧伤

    第一节 烧伤初次检查和复苏

    第二节 二次检查

    第三节 化学烧伤

    第四节 电烧伤

  • 第十章 检伤分类和转运

    第一节 检伤分类流程

    第二节 转运

  • 第十一章 心肺复苏

    第一节 创伤心肺复苏特点

    第二节 BLS

    第三节 ACLS

  • 第十二章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

    第一节 止血

    第二节 包扎

    第三节 脊柱保护

    第四节 骨髓腔输液

    第五节 心包穿刺术

    第六节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第七节 胸腔闭式引流术

    我国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附属第七医院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工伤、交通事故频发,对于创伤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有迫切的需要,然而本科教学阶段中并未设置专门针对创伤急救的课程。

    借助MOOC网络平台,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基于需求为导向的学习资源,实现知识讲授、教学互动和教学测试等传统教学活动的互联网在线开展,使学生学习进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多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为进一步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改革、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高水平急诊创伤医学人才和急诊医学学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导论

第二章 呼吸支持

第三章 休克

第四章 胸部创伤

第五章 腹部创伤和骨盆骨折

第六章 颅脑损伤

第七章 脊柱及脊髓创伤

第八章 骨骼肌肉损伤

第九章 烧伤

第十章 检伤分类和转运

第十一章 心肺复苏

第十二章 创伤急救基本技能

课程团队

  • 廖晓星
    中山大学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兼科主任,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在三甲教学医院从事医教研和管理工作35年。曾多次到澳大利亚、美国进修学习急诊与灾难医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MC)急诊科、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新加坡陈笃生医院急诊医学部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关系。他带领的学术团队先后获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主持国自然2项、深圳市科创委1项,以及省市和中山大学课题多项。迄今在专业杂志发表中文论文逾250篇,SCI收录论文15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8篇。主编著作《新急诊医学手册》、《实用急诊处方用药手册》等。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多个社会学术团体、杂志兼职,在急诊与灾难医学、心血管内科领域获得多项荣誉,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廖晓星

    中山大学

  • 黄少敏
    中山大学

    从事急诊临床工作20年,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研究方向:心血管急危重症和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发表多篇论文及参与编书 《专科护理常规》和《急诊科护理与风险防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护长 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 欧洲复苏联盟(ERC)中级导师(全国首批) 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BLS证书 深圳市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业委员 深圳市医院协会急诊急救分会理事

    黄少敏

    中山大学